米糠油精炼设备:
粗米糠油中含有游离脂肪酸、糠蜡、磷脂、蛋白质、色素,作为食用油需要进一步提纯精炼,除去这些杂质。
压榨-过滤-精炼油
精炼工艺如下:
粗米糠油→除杂→除蜡→水化→碱炼→水洗→脱水→脱臭→精制米糠油
①除杂——将糠油升温至90℃,用压滤机过滤。
②除蜡——米糠油中蜡含量一般为3%-5%。糠蜡不能被人体吸收,无食用价值,必须除去,以免影响油的质量。
③水化——先将粗米糠油加热至65-70℃,然后在搅拌下加入越等于油量5%的同温度热水,搅拌40-60min,当温度升高到80℃时停止升温,再搅拌25分钟左右,静止4-6小时。
④碱炼——碱炼前先测定粗米糠油的酸价,按下面公式算出加碱量:
固体碱用量(kg)=糠油质量(t) X 酸价 X 0.713
⑤水洗——将碱炼后的米糠油升温至80~94℃,边搅拌边加入油量10%~15%的沸水,再搅拌15分钟,静置1~2小时,如果此时的废水ph值接近7时,即可放掉;若废水经酚酞实验显示仍然显示红色时,则需洗涤,直至酚酞实验结果不显示红色货pH计显示中性为止。
⑥脱水——将油加热至105~110℃,在搅拌下直至油面无泡沫出现为止,脱水后的米糠油含水率应小于0.2%。
⑦脱色——将油加热至95~100℃,边搅拌边加入干燥活性炭或酸性白土。加入量约为米糠油重的2%左右,搅拌0.5小时后,取样观察,如合乎标准,就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。否则仍需重复脱色几次,直至油呈黄色、透亮为止。
⑧脱臭——主要是脱除油中氧化物,如酮、醛、游离酸和含硫化合物等,这些物质存在于油中,使油显出特殊的”臭味“,所以应该除去。脱臭通常是在真空状态下 (即60mmHg)通入过热蒸汽,使油温升至220℃以上,处理4~6小时,再将油温降至40~60℃,转入冷却油罐内,自然冷却,即得精制米糠油。